各殿巡禮

文武聖殿由數十年間由偏居堂墺發展至今日之宏偉規模,荷蒙神聖冥默福助之功澤鉅大,前輩先賢以及十方信眾之虔敬赴力亦是功不可沒。前瞻未來,文武聖殿將一本弘道精神,傳道傳經傳典,發揚傳統文德武功,以宗教之力端正世風,以信仰之道護愛眾生。

本殿信徒分佈全市各地及外縣市地區,同感受聖帝祖靈感庇佑,終日香火不斷,儼然成為信仰中心。

本殿一樓正殿主祀文衡聖帝,信徒均尊稱『聖帝祖』,分為大帝祖、二帝祖、三帝祖,正氣參天、帝儀凜然。神駕駐蹕本市以來,神威顯赫,奠安四海黎元。
前有左右護衛關平太子、周倉將軍、先鋒中壇元帥,左右則分祀賜子神張仙大帝、道教監察護法神王天君,西側為福德正神及南管祀神 孟府郎 君。
文衡聖帝為少數儒道佛三教同祀的神聖,儒教尊稱『文衡聖帝』、道教則尊稱『翊漢天尊』或『協天大帝』,佛教尊稱『蓋天古佛』或『伽藍爺』,累世加封之聖號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帝君』。
本殿信徒分佈全市各地及外縣市地區,同感受聖帝祖靈感庇佑,終日香火不斷,儼然成為信仰中心。

本殿三樓為大成殿,主祀大成至聖先師孔子,從祀亞聖、宗聖、述聖、復聖、大魁夫子、文昌帝君及七十二先賢、先儒。
孔子為春秋魯國人,有教無類化育天下英才的教育理念,對於中國教育普及與教育思想的傳承影響深遠。
殿中左右龕同祀曾子、孟子與孔子門下七十二先賢牌位,此外,還包括主司文運的魁斗星君與文昌帝君二神,可謂集中國聖人碩儒於一堂,神光濟濟、文昌匯聚,每逢考期,莘莘學子紛紛在此擺案祈求文運,香火相當鼎盛。

本殿四樓為「太歲殿」,供奉六十甲子太歲,太歲神職司禍福休咎,每歲輪值,凡是沖犯太歲宮值年,宜安奉太歲化解,以求賜福消災。

孟府郎君通曉音律,被奉為南管的祖師爺,所以南管也稱郎君樂。郎君造型為武生蓄鬚,一手持弓,一手持彈丸。彈,諧音「誕」,又意為送子神,供桌前放置彈珠,可擲筊取回庇佑送子及幼兒好教養。 本殿孟府郎君數拾年前原由南管奉祀,因南管解散,故改祀於福德正神旁。壬辰年聖樂隊正式成立,奉請孟府郎君為主祀神,並於四樓設置樂府及成立樂團教室。

本殿五樓為「凌霄寶殿」,神龕金碧輝煌、美侖美奐,崇祀道教至尊玉皇大天尊,並同祀三官大帝與南、北斗星君、四大天王及日月星宿。
玉皇大天尊位居玄穹,上掌三十三天,下握七十二地、四大部洲、總樞百神,咸認為宇宙間無所不在的主宰,其德彌大、其神至靈、其位及尊、仰而彌高,尊其全銜為「太上開天執符御曆含真體道玉皇大天帝」。
三官大帝一稱三元大帝,包括天官大帝、地官大帝與水官大帝,分別具有賜福、赦罪與解厄之神權。
南、北斗星君則握有延生註死之權,向來即為道家所格外重視。


購物車
結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