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拜小常識

  • 壹、前言:
    • 每個人進殿參拜時都祈望能藉由神聖的恩典及加持,保佑全家平安、身體健康、事業順利。本殿為服務信徒,特別編製「參拜禮儀」讓所有信徒能在參拜時有所依循。
  • 貮、參拜順序及要領:
    • 一、參拜順序:無論所求何事,先行於一樓大殿參拜,再循序至三樓大成殿、四樓太歲殿、五樓凌霄寶殿。
    • 二、各殿參拜順序:
      • (一)一樓大殿:先持香至外面參拜玉皇大天尊,於天公爐揰一柱香;入殿先參拜文衡聖帝,並於中央爐插一柱香;次參拜張仙大帝,於右側爐(龍邊)插一柱香;再次參拜王天君,於左側爐(虎邊)插一柱香;最後依福德正神、兵馬將軍、虎爺順序參拜後,將一柱音插於福德正神爐。
      • (二)三樓大成殿:持香參拜大成至聖先師,於中央爐插一柱香;次參拜大魁夫子,並於右側爐(龍邊)插一柱香;再參拜文昌帝君,於左側爐(虎邊)插一柱香;再參拜東哲、東廡,一柱香插於東哲爐,再參拜西哲、西廡,將一柱香插於西哲爐。
      • (三)四樓太歲殿:可持公香參拜完後,將三柱香插於爐中即可。
      • (四)五樓凌霄寶殿:先持香參拜玉皇大天尊、三官大帝將九柱香插於中央爐;次參拜南斗星君,三柱香插於右側爐(龍邊);再次參拜北斗星君,插三柱香插於左爐(虎邊)。
    • 三、針對祈求事項,至職司神聖座前誠心報上姓名、出生年月日、地址及祈求何事。
    • 各殿神聖簡介如下:
      • (一)玉皇大天尊:位居玄穹,上掌三十三天,下握七十二地、四大部洲、總樞百神,位極至尊。
      • (二)三官大帝:天官大帝、地官大帝、水官大帝統稱「三官大帝」、又稱「三元大帝」或「三界公」,主司賜福、赦罪、解厄。
      • (三)四大天王:王天君、趙天主、張天師、李天王合稱四大天王,職司金階玉闕護法神,掌管三十六天將。
      • (四)南、北斗星君:北斗星君主消災解厄,南斗星君主增福延壽,凡信眾虔心告禱,求之必應。
      • (五)大成至聖先師:世人尊稱萬世師表,主文事、科舉,近代凡讀書、考試均求先師庇佑。從祀四聖為復聖顏夫子、宗聖曾子、述聖子思、亞聖孟子。
      • (六)大魁夫子:又稱「魁星爺」,主科舉、文事,士子學生誠心祈求有感應。
      • (七)文昌帝君:又稱「梓潼帝君」,主文運與官祿。
      • (八)文衡聖帝:三教同祀,儒教尊稱「文衡聖帝」,佛教尊稱為「蓋天古佛」或「伽藍爺」,道教則尊稱為「翊漢天尊」、「關聖帝君」或「協天大帝」,本殿信徒則尊稱為「聖帝祖」。
      • (九)關平太子、周倉將軍、中壇元帥;關平太子掌印、周倉將軍掌刀、中壇元帥任先鋒。
      • (十)張仙大帝:為送子神,主管男女姻緣、子嗣。
      • (十一)王天君:為道教監察神,職司監察之責。
      • (十二)福德正神:為地方守護神,護佑五殼豐登,亦延伸為祈禱財運。
    • 四、自行決定要抽籤、祭解、賜茶、補運或其他方式。祈求要領如下:
      • (一)抽籤:
        • 1.先持清香跪拜於神聖座前,報上姓名、地址、出生年月日及請示事由。(若代人祈禱,需加上當事人姓名、地址、出生年月日及請示事由)。
        • 2.隔五~十分鐘後,取筊於香爐上繞三圈,再跪拜於神殿座前,重複報上姓名、地址、出生年月日及請示事由,祈求神聖以籤詩指示,若是准許請出示聖筊(一正一反)。
        • 3.求取聖筊後方可抽籤,抽籤後報上籤號並祈求三聖筊(一正一反連續三次),若無連續三聖筊,請另行抽籤(原來的籤暫時擱置一旁,勿放回籤筒)待抽出的籤號有連續三聖筊後再全數放回籤筒。
        • 4.依籤號取出籤詩後可以自行參考籤解簿解籤或逕向服務台尋求協助解籤。
        • 5.一籤僅可解一件事,如果要問不同事情需另行求籤。
      • (二)祭解:
        • 1.包含大令、七星劍、符令、清香等。
        • 2.大令:大令共有五座,均代表聖帝祖親臨,同樣具有無上效力,一般僅需祈求乙座收、祭解即可。由龍邊算起依序為一至五,從第一座起逐次懇求聖筊,直至得到三聖筊即可請下來,手握竹柄正面向身體以「前三後四」收、祭解。
        • 3.七星劍:七星劍置於案桌龍邊,祈求及收、祭解同大令。
        • 4.符令:先行祈求聖筊恩准,再至服務台索取符令於中爐過爐,化符水喝下或淨身(車)或火化符令淨身(符令在於聖帝祖的感應靈驗,不在於數量的多寡。
        • 5.清香:一般於中爐抽取三柱清香,誠心祈求後依大令方式行之。
        • 6.祭解用符令、金紙或其他物品不得放入香爐內,更不可以將香倒插入香爐內(這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
      • (三)賜茶:誠心祈求賜茶後,向奉茶主索取茶杯及每日敬神茶水,於中爐過爐後飲用。
      • (四)補運:準備五果乙付、甜米糕飯乙盤、染紅色熟雞蛋乙顆置於米糕飯中央頂上、帶殼龍眼乾或花生十二粒園繞於蛋旁。若兩人以上則需卅六粒花生(龍眼乾)及每人乙粒雞蛋;補運金帛則依請筊結果自行至供應部置齊。補運當日至服務台索取補運疏文(填寫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址)連同上述祭品置放於桌上,上三巡香後(每巡香約三十分鐘)將雞蛋於供桌四個桌角敲擊,並於桌上滾三滾後剝去蛋殼當場吃完,龍眼乾(花生)亦同,金帛連同疏文送至金爐焚化(補運應至凌霄寶殿向三官大帝祈求)。
      • (五)若有疑問可請本殿每個樓層奉茶生指導參拜方式與要領。
    • 五、拜契子:
      • (一)先行請筊,聖帝祖恩准後,同時請示拜契子日期、時辰,並至服務台索取說明書,了解準備事項。拜契子日準備五牲(豬肉、金雞、魚及其他兩種牲禮)一付、五果一付、米酒乙瓶、壽龜及壽桃(各六個或十二個)、壽油麵一盤,並攜帶清潔衣物一~二件蓋印。
      • (二)上三巡香(每巡香約三十分鐘),請筊恩准後焚化金帛,將衣物送至服務台用印(留下連絡資料)並於中爐過爐即完成。
      • (三)拜契子儀式完成後,即正式成為聖帝祖契子,應於每年聖誕時返殿祝壽;更歡迎契子們擔任志工,共同為發揚聖帝祖精神一己之力。
    • 六、學土筆、文昌筆開筆:
      • (一)請先至一樓服務台,安奉學士燈或文昌燈,即有附帶學士筆或文昌筆及疏文紙。
      • (二)於三樓大成殿將毛筆(筆尖向外)連同疏文及學士金 (學士金可至一樓供應部購買,每份100元) 置於供桌上。
      • (三)以毛筆在聖神面前沾硃砂液(約筆毛三分之一即可),取毛筆橫置兩手虎口合掌後,行三鞠躬禮。
      • (四)接著燒香參拜諸位聖神。虔心恭讀疏文,並行三跪九叩大禮。
      • (五)行禮完即可拿取毛筆、疏文或其他祈福品,於中爐過爐繞三圈。
      • (六)將疏文及學士金焚化,筆則自行取回。
      • (七)返家後將筆蓋打開並擺置於文昌位 (書桌位置),有筆筒者則筆毛向上擺放。
      • (八)天助自助,神聖無法幫助不用功的人,自己要多努力,才能得到加持。
  •      七、禮斗:

                   禮斗為道教重要科儀,旨在消災解厄、祈福延壽,全名為「朝真禮斗」,俗拜斗。
                   人之生死魂魄來源及歸宿均在斗府,斗即是人的本命元辰。

                   參加拜斗即是朝拜本命元辰,使元辰光彩、袪災趨福、祈求平安。
                   斗內法器代表特殊意義如左:

  •              (一)斗-代表宇宙(斗代表天,乃作圓形)。
  •              (二)米-代表萬星(宇宙佈滿萬星)。
  •              (三)劍-代表除魔(斬妖驅邪、護身平安)。
  •              (四)燈-代表神光(日月星辰、神光普照)。
  •              (五)籤-代表元辰(元辰光彩、神明護佑)。
  •              (六)傘-代表扶佑(神明降臨、扶佑元辰)。
  •              (七)尺-代表青龍(屬木,位東方)。
  •              (八)秤-代表白虎(屬金,位七方)。
  •              (九)剪刀-代表朱雀(屬火,位南方)。
  •              (十)鏡子-代表玄武(屬水,位北方)。
  •              (十一)芋種-代表綿延不息
  •      本殿每年建醮三次,均設公斗,一般信徒僅需虔備鮮花、四果到大殿參拜即可;唯六月廿一日至廿九日起建醮三朝五醮時開放信徒禮斗,

  •      信徒可將戶長姓名及全家丁口數向服務台登記禮建醮圓滿即可領回禮斗或僅領回斗,於建醮期間自行參拜(戶長最好全程茹素以示虔誠)。

  •      建醮圓滿即可領禮斗或僅領斗中米放置家中神桌前三天後再酌量加入一般米飯中煮食。

  •      八、記丁口:記丁口同禮斗,於建醮前至服務台登記,即可於建醮期間由道長列名於榜文中,誦經祈福。
  •      九、贊助建醮:虔心贊助建醮信徒請至服務台登記,並於當日全程隨醮典參拜。
  •      十、金帛樣式及粉焚化方法:
    •     (一)一樓及四樓:使用制式化金帛。
    •     (二)三樓:使用學士金。
    •     (三)五樓:使用天公金。
    •     (四)以上均含清香一束及糕仔一包。
    •     (五)金帛焚化時由大而小,拆開逐次投入金爐中焚化;學士金僅需取掉塑膠繩,整只投入金爐中焚化。
    •     (六)點學士燭時,先取小紅紙兩張書寫姓名、生辰八字及地址,以橡皮筋套在玻璃瓶外,點燃置於供桌上即可。
  • 參、後語:
    • 參拜神聖首重真誠,誠心敬神比外在儀式更重要,俗云:「誠意呷水甜」即是此意。本殿所有人員均秉持服務熱忱,弘揚忠義精神,冀望所有信徒均能感受 聖帝祖靈庇佑與護愛。


購物車
結緣品